top of page
忘憂之地.達娜伊谷
生態保育
了解更多....
高山鯝魚保育:
1989年10月,全臺首創的第一份河川自治公約誕生了,公約中明定:達娜伊谷是山美村全民共有的財產;拒絕財團投資開發。〈河川自治公約〉規定:
(一)成立達娜伊谷護溪巡邏隊,1990年起,凡住山美村的男性18~50歲加入巡河員,白天一人,夜間二人輪值方式,輪流擔任巡河護魚任務。
(二)獵捕動物者罰12,000元~15,000元。
(三)撈、抓、捕、釣魚者罰5,000~12,000元。
(四)電魚罰50,000~250,000元。
100多位山美村民歡欣鼓舞地為臺灣第一座民間推動的「達娜伊谷自然生態公園」揭幕,努力了五年的夢想,終於初步實現。村民除酌收清潔費以維護環境外,並考慮溪流生態平衡,在雨季和魚類繁殖期開放曾文溪供釣客垂釣,也提供魚苗賣給養殖業者。
1995年6月20日舉辦「第一屆寶島鯝魚節」活動,從此成為山美部落定型的嘉年華會。
保育自然生態:
所謂自然生態保育就是合理經營及利用自然資源,使自然資源可以世世代代流傳下去,讓人類得以永續利用。
我們要學習與自然和諧相處
生物與其生存的環境之間,有著相互相關不可分的關聯。
台灣獨特的地理與氣候變化而形成豐富的生態體系
生態系中任何生物的滅種消失都會影響其他生物的生存
生物歧異度降低會導致生態係失衡
自然保育最終目標是人類可永續使用地球所有的自然資源
保育或保護的方法是防止棲息地遭受破壞
我國生態保護區:
生態保育區:動植物的生育.棲息地.
自然保留區:具代表性的生態體系.獨特地形.地質意義.基因保存.永久觀察.教育研究價值的區域
珍貴稀有動植物:數量稀少或滅絕危機
無法設保留區就盡量就地保存如:防止過度採集,獵捕,外來種入侵
加強環境評估:
目的 :
促使國家,地方公共團體,居民都能重視環境維護和自然資源
環境評估工作:
環境彭辜是以人為的方式,事先防範環境破壞的理性措施
1.確立環境評估的公信力
推展前瞻性的睦鄰方案
建立環保意識,加強環境影響評估與污染防治
人對環境的影響其實最終是人的自己的健康受損或立即死亡
環境維護所面對最頑強的敵人,其實是人類自己,許多不可再生資源會因人口激增而加速使用殆盡;原本自然地區因人口成長的壓力而發為社區,改變自然生態
所以我們應該重新學習面對自然環境之道,從資源回收.垃圾分類.控制人口膨脹.防治環境污染.保育自然生態.加強環境評估等途徑,確實做到環境與自然生態保育,和自然和平共處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