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忘憂之地.達娜伊谷
鄒族文化
分布 :
「鄒族」,早期稱為曹族,又分為南鄒與北鄒,阿里山鄒族屬於北鄒,包括分布於阿里山鄉樂野、達邦、特富野、里佳、來吉、山美、新美、茶山等8個聚落的鄒族,早期以狩獵與耕作為主,因此祭典多與狩獵、征戰有關,直至農業轉型後有關求風調雨順的祭典才隨之興起。
文化:
鄒族文化在食衣住行育樂等均有其獨特的脈絡,其中尤以婚姻禮俗、年齡進昇禮、歲時祭儀、神話傳說、狩獵、捕魚、飲食、服飾、建築、藝術等方面最具特色。每年二月舉辦的「瑪雅斯比祭(或稱戰祭)」、十月舉行「生命豆季」,都保有完整的傳統祭儀,深具文化特色。
特色建築與工藝:
鄒族人以茅草為頂的建築,是十分具獨特的部落景觀,其中以男子聚會所庫巴「Kuba」最具代表性,會所是男子活動的中心以及舉辦部落儀式的重要場所,亦象徵鄒族文化的宇宙觀與社會觀。而根源於生活所發展出的皮雕、藤編、木雕工藝,在展現鄒族文化的智慧與美感。
社會組織 :
沒有階級制度,卻有特殊地位的人物,分別是頭目、征帥跟勇士。部落裡有完整的氏族系統。氏族負責部落的政治,傳統鄒族土地為公有,長子有繼承優先權,長女有優先成繼母產之權。

bottom of page